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战国第一公子 > 第二百二十章 九霄宫来信 三

第二百二十章 九霄宫来信 三

作者:鄢郢东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有文化的莽夫可怕,没有文化的莽夫更可怕。

姬虎便是那个一心只知道莽的莽夫。

莽夫练兵,没有什么弯弯绕绕,平时就大口大口吃肉,南湖起了战事,轮到姬虎上,姬虎就拉着人去和蒙氏一族死磕。

姬虎练兵,只有两个字,那便是“死战”。

姬虎拒绝一切花里胡哨的东西,再说了项子冥的那一套他也玩不来。

这支军队本来就叫苍猊军,九苍一猊,不是死战杀出来的是什么?

所以姬虎手上军队数量极少,不是姬虎挑剔,而是没几个人能熬出南湖的那一天。

南湖嗜血之军,凶名可见一斑。

再说那河丘十二将,河丘十二将本来便是从那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十二将带兵,天生就有一股子戾气。

河丘十二将之首,乃是张仁。

张仁是个沉默寡言的将领,胸中有股侠气,心中有股杀气。这一点倒和他们的将军乐舒有些相像。

张仁练兵和乐舒大同小异,苦练兵而巧作战。无战事时,河丘十二将手上的兵马倒是最辛苦的。

但比起抢不到马就要赶人的项子冥和七天玩了第八天见阎王的姬虎来说,这只军队倒是中山儿郎最向往的去处。

南湖苍猊军,由此分化成三大派系。

各自不服,各军有各军的傲气,相看不顺眼,倒是苦了他们的磨刀石——蒙氏一族。

一旦三大派系的的步卒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就要拿他蒙氏一族开刀。

三大派系谁要是落了下风,回营后免不了要遭到另外两支的讥讽。

下次进攻时,他们就会更卖力一些,惹得蒙氏一族是苦不堪言。

南湖之战,战了一年多,从开始的相互试探,到中途的不死不休,战到现在两双都有了些默契。

什么时候该退兵,战到什么程度算完,今天是项子冥的骑兵还是姬虎的死士,该马战还是该步战,双方竟都能揣摩得八九不离死。

这才旷日持久的战争,若不学春秋将些道义,那能战这么久?

九霄众将在练兵,蒙氏一族又何尝不是?

骁勇善战之名,便是由战而生,由战而死。

不知何事,九霄宫众将竟然是和蒙氏一族的骁勇儿郎结下了十分奇怪的感情。正所谓是不打不相识,久敌成友。

和一般的江湖烂套路不同,他们之间有的是那种相互敬佩之意,但绝不会像江湖说书人说的那样,真到能坐下来喝茶的地步。

见面之时,眼中有惺惺相惜之意,但还是会兵戈相向,若是你有机会击杀了对方的某位将领,对方都不会留情。

因为这种交情,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我杀了你,才是对你最大的尊重。

信到末尾,易老则是说了这么一句话:苍猊已成,待公子一声令下,便要掀翻中山魏氏!

公子羽拆开另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分三份,每一份都是错乱,不知所云。

只有把三张纸合在一起,一个字一个字按照信中提示拆开重组,而后在去除中山文夹杂小篆的后,方能将这封信读通顺。

信中一共陈述了三件事,巴蜀之事、赵国之事以及齐国的密谋。

说到巴蜀之事,这件事的最终目的是牵制秦国,维持巴蜀两国的和平团结一致,不给秦国吞巴蜀之地的机会。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长远的布局以及多年的谋划。

派往巴蜀两国为官的人选必须考究之后再考究。

公子羽从秦国归来定下这项计谋,已有三年之久,这三年来,一直都没有找到这样的人。

公子羽寻才无果的情况下,便是有意在九霄学塾中栽培。

公子羽坐下真正能算得上是弟子的,只能算学塾中的十岁班,学塾第一弟子阴女,已经被派往中山。

而信中提到的人,则是在学塾和阴女相当不对付的小胖子,名为仲壮。公子羽时常叫唤其为二胖。

仲便有二之意,壮胖虽不能混为一谈,但胖用来形容他更要合适一些。

二胖对学识是极有天赋的,而且善于思考,九流十家的言论,时常会让学塾的学子们陷入相互矛盾的境地。

但二胖就不会,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二胖善于思考,每次公子羽讲学所涉及的九流十家言论,二胖都会思考,诸子百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学说,其目的,其意图究竟是什么。

他没有过多的去深究言论的对错,而是去思量每家学说所要陈述的道理。

二胖当初便是用滕国太子取来证道家之道,真是让人佩服他的思维。

儒家言:学而不思则罔。

思考同样也是需要技巧的,二胖便是对此很有天赋。

所以,在巨子孟胜和易老的严格考核下,二胖则是脱颖而出,准备送往巴蜀。

而同样被选上的,二胖同窗,则是一个整天喜欢和学塾小女孩吵架的瘦弱男孩易扬。

公子羽记得这个孩子,易扬算是个偏才,虽不及二胖那般懂得思考,也不及阴女那般聪慧,但这个易扬是真的扛。

各家学说理解得不多,但每次辩学之事,都能弄得二胖、阴女面红耳赤。

举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假若阴女在解释,上善若水时。易扬就会跳出来说:上善为何不若火?火烧万物,化灰而养万物,岂不比水强?

且不说,他说得有没有道理,但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真是一个十足的扛精。

公子羽时常笑他是名符大家,他以为是在褒奖他,他还变本加厉,见人就扛,以名家的辩之无理,但能让其无可辩,为宗旨,凡事都要提出和别人不同的观点。

公子羽时常教导他,要懂君子不争之处。

而他却说:先争其不争,使而无可争,方为君子之道。

更气人的是,他还拿公子羽过往怼人的事迹来说事。说他都是跟夫子学来的,真是让公子羽哭笑不得。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有些辩才的。

去巴蜀便是游说两国国君其明白不能内耗。

此事非口尖舌利之人不能胜任。

九霄宫两老选了易扬,倒是很合乎情理。

看到此处,公子羽是频频点头。

不得不说,易老识人任用之能,真是非常人能及也!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